英國房產政策發(fā)生較大變化,其中大家最為關注的就是計劃增加印花稅這一項。英國計劃將會在2019年1月針對在英格蘭和北愛爾蘭購買住宅的非本國居民加收1%的印花稅。英國房產政策我們無力抗衡,畢竟買人家的房子,就要守人家的規(guī)矩。先不要著急, 辦法總是想想就能有的嘛。
雖然1%不算多,但是對于高凈值人士來說,這“羊毛”薅的也不少了。
億萬富豪Andrey Goncharenko在倫敦有一套價值1.2億英鎊的房子,在現有的印花稅框架下,假設這套Hanover Lodge是土豪的第一套房,光是印花稅就上千萬英鎊了。再加1%的話,也能輕輕松松薅下一把羊毛。
看到這里是不是很不爽?下面來想想破解辦法:
最簡單的避稅辦法,就是趕在這個英國房產政策正式實施之前買房。明年一月,政府會就此提案進行意見征詢,大家如果希望通過英國房產來安置資金,那就在春節(jié)前動手吧。
第二個避稅辦法,就是不要成為海外買家咯。
如果大家注意看這個提案,會發(fā)現要被額外征稅的人是non-residents,而不是“歪國人”。
這也就是說,如果你是英國常住居民,那就不用交這個額外的印花稅了;反之,如果你拿英國國籍,但是并非英國常住居民,那就需要交額外印花稅!
要怎樣做才能成為常住居民呢?簡單。根據英國政府官網的解釋,只要滿足一下兩個條件之一即可:
A. 在一個財年中,你居住在英國的時間至少有183天。
B. 你唯一的居住用房在英國。這也就是說,在一個財年中,你必須擁有,租用或者住在這棟房產里至少91天,而且你必須住在里面至少30天。
滿足一個就可以了喲 ~ 假如是家長配孩子過來讀書,第二條其實很容易滿足;假如是購房者本人就常住倫敦(學習或者工作),那第一條就自然滿足咯。
那都說到身份問題了,我們就來看看哪一類人算“非常住者”(也就是要多交1%額外印花稅的那一類買家):
只要滿足下面兩個條件里的任意一個,你就成了“非常住者”。
A. 在一個財年中,你在英國的時間少于16天(注:如果在過去三個財年你都是“非常住者”,并且這個財年你在英國的時間少于46天,你在這個財年也是“非常住者”)。
B. 在一個財年中,你在國外有全職工作(一周35小時),在英國的時間少于91天,而且這91天里,你工作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。
所以,在這場避稅大戰(zhàn)里,其實最賺的是石油國土豪嘛。家眷那么多,一人占一坑。其實,玩笑歸玩笑,至于為什么土豪都把錢都砸到英國,也是出于安全考量。
Mutual Finance的分析師Raed Hanna說:“在卡塔爾本國,炒地的收益可以高達50%-60%,而在英國有個5-6%就不錯了。即使這樣,為了保險起見,卡塔爾的有錢人還是愿意把資產轉移到境外,因為在國內的政治風險相當大?!?/span>
現在,美國Tuyl和Stephens兩大巨富家族要進軍倫敦地產界,不僅展現了他們對倫敦的信心,也反映了全球高凈值人士將倫敦作為“傳承之地”的偏愛。雖然英國房產政策一直在調整,但是只要操作得當,該出手時就出手,就能見招拆招,有稅避稅,讓子女接受最好教育的同時,也保住了家業(y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