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瓦努阿圖共和國人們的家庭觀念的重視程度是非常強的,每年的12月26日是瓦努阿圖的家庭日,這一天會休假一天,進而也可以體現(xiàn)對家庭的重視。
在傳統(tǒng)習慣上,一般都是由家族長老來安排年輕人的婚姻,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“包辦”。因為通常聯(lián)姻是親屬群體和鄰里之間持續(xù)交往關系中的重要事件,必須涉及到貨物交換。
但是,一些受過教育的城市居民開始采納了西方的浪漫愛情觀念,無論家人是否同意都會自己安排自己的婚姻。
在瓦努阿圖其他地區(qū),大量商品通過聯(lián)姻關系而易手,包括金錢、豬、卡瓦、墊子、食物和棉布。傳統(tǒng)上,權勢顯赫的家族里男性可能會是一夫多妻,盡管如今一夫一妻制已經(jīng)成為了常態(tài)。
總體評價,瓦努阿圖人的婚姻有三種類型,即宗教婚姻、民事婚姻和“習俗婚姻”。但無論哪一種婚姻狀況,離婚率都非常低。
這種婚姻構成的家庭,以家族為單位進行日常的生產(chǎn)勞動和消費。所以,在很大范圍里,瓦努阿圖的大多數(shù)人獲得土地或者海洋權利的途徑來自血統(tǒng)和宗族成員資格。人們在建造新房子、清理花園土地、籌集資金和為家庭交換(結婚、兒童成長、葬禮)收集物品時,把近親屬當做勞動力來源。
住宅通常是父系的,女人婚后搬過去和她們的丈夫住在一起,他們這個小家庭也和父親的家人住在一起。但如今,小兩口也有成家后就獨立生活的,小兩口雙方均可參與管理家庭事務。然而,男人按照傳統(tǒng)習俗和基督教習慣,會維護在家庭中的基本權威。
在目前已經(jīng)開發(fā)出的一些島嶼土著居民為游人進行表演的旅游項目里,參加表演者的構成均以家族為單元。
在家庭財產(chǎn)繼承方面,城鄉(xiāng)有一定差別。在城市地區(qū),繼承是模仿歐洲的方式,兼顧遵循當?shù)氐牧曀?,土地權由父系或母系傳給親屬群體成員。在一些叢林部落里,人們往往會毀壞了許多死者的物品,未亡的配偶和子女只能繼承剩下的財產(chǎn)。
瓦努阿圖人的親屬團體關系非常密切,家族世系一般都是圍繞較大的父系或母系而形成的。這種世系往往局限于一兩個村莊,因為同族而共同生活在世系土地上或附近。有些較大部族的成員甚至分布在整個地區(qū)或島嶼上。
在普通瓦努阿圖人的家庭里,絕大多數(shù)兒童到了學齡期都可以接受幾年的英語或法語初等教育,孩子們都是步行到距離較近的學校。但瓦努阿圖只有約10%的兒童會繼續(xù)升學到中學階段,盡管已經(jīng)有多達27所的中學。
事實上,瓦努阿圖的孩子在本國一直升學到大學也不是問題。因為瓦努阿圖早就有包括一所教師培訓學院、一所農業(yè)學院、幾所教會神學院和南太平洋大學維拉港分校的高等院校。當然,瓦努阿圖也早就有少數(shù)學生在國外接受了大學教育。
瓦努阿圖人的成人識字率約為70%,這在欠發(fā)達國家里也算是個不錯的數(shù)字。
由于大家族傳統(tǒng)家庭觀念的存在,衍生出了瓦努阿圖人的共享文化。有些人認為這不利于瓦努阿圖民間經(jīng)濟的成長,但更多人則認為這才是瓦努阿圖整體社會幸福快樂的奧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