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每一個國家的移民政策都對申請人的品行提出了要求。在我們看來,新西蘭也是如此,只要沒犯罪,沒什么不良記錄,這一項要求就可以忽略不計。但是,在新西蘭移民要求中關于品德有一條是這樣描述的:不能在公開場合發(fā)表種族歧視言論。
哪些場合算是公開場合?社交網站的評論、論壇上的發(fā)言這些看起來都是透明公開的,但微信朋友圈不是只有好友才能看到,為什么也算公開場合?!
事實上,在社交媒體異常發(fā)達的背景下,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媒體人。朋友圈也不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只有家人和好友的朋友圈,是由許多社會關系組建而成的。如工作上的往來,朋友的朋友之間的交際建立而來。因此它已慢慢地具有了媒體屬性,我們的朋友圈不是私域,而是公共場所。如果你的朋友圈社會關系廣、朋友雜,而非僅有家人和少數經常交往的好友,那就具有相當的公開性。如果你在朋友圈發(fā)表種族歧視言論被人截屏并且有意轉發(fā),就更屬于公開傳播了。
其實從2018年10月1日起,新西蘭海關執(zhí)法新規(guī)定開始實施。新西蘭海關有權對旅客攜帶的手機、電腦進行檢查,如果旅客拒不配合,最高可以罰款5000紐幣。除了新西蘭,在加拿大、澳大利亞,都出現了多起華人因為微信中的內容惹禍上身,有人被取消簽證遣返,有人甚至直接被關進監(jiān)獄。如果你覺得,微信上的內容是中文,移民局看不懂的話,那就太天真了。新西蘭海關有許多華人官員,還有專門的翻譯。如果移民官覺得你有可疑,你基本上也沒有什么辯解空間。
其實在海關被查到種族歧視的可能性并不大。如果你已經獲得了簽證,因為發(fā)表種族歧視言論被取消簽證或綠卡的可能性也比較小,除非有心人在截圖之后,把你的言論發(fā)給移民局或相關工作人員。
不論你是否想要新西蘭移民,不該說的話都應該少說幾句。別以為微信就是法外之地,你在網絡上留下的一切言論,都是有跡可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