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澳大利亞的動物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袋鼠。然而,有一種昆蟲,既不起眼,又不招人喜歡,但對澳大利亞人生活的影響,卻遠遠超過袋鼠。有人說它才是真正的澳大利亞“國鳥”,它就是蒼蠅。而在中國只要說起蒼蠅,人們會很自然地聯(lián)想到與骯臟為伍,與細菌相伴,不僅自己臟,還想方設法玷污人類的食物。中國人都恨不得把蒼蠅趕盡、殺絕??墒牵@么齷齪的無賴和惡棍形象,卻堂而皇之地登上澳大利亞50元的錢幣。甚至悉尼奧運會還放飛了蒼蠅吉祥物。
十一月是澳洲的夏天,也是蒼蠅最歡樂最瘋狂的季節(jié)。當你走在大街上,蒼蠅象怨鬼一樣執(zhí)著地纏著你,往你的口里鉆,往你的鼻子里鉆,往你的耳朵里鉆,頗有二戰(zhàn)時小日本神風飛機的遺韻。在澳大利亞,西裝革履背著十多只蒼蠅行走是常見的事,有人在身上噴驅蟲露,或拿著小樹枝在身體前后拍打驅趕蒼蠅。還有人建議,夏季最好在前額綁一塊濕布,供蒼蠅棲息,這樣它們就不會侵擾身體的其他部分。
其實,蒼蠅對澳大利亞人生活的影響,遠不止這些,從語言到穿著,從行禮方式到烹調方法,蒼蠅對澳大利亞的影響已深入到文化層面。據(jù)說,澳大利亞獨特的口音就和蒼蠅有關。為防止說話時有蒼蠅飛進嘴里,澳大利亞人不得不加快語速,減小張嘴幅度,把長單詞縮短。在澳大利亞的俗語里,蒼蠅 也扮演著有趣的角色。澳大利亞人把在臉部附近揮手這一趕蒼蠅的動作,固定成一種澳大利亞獨有的打招呼手勢。無論是農場主,還是政客,大家都會頻頻使用舉手禮。1954年,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訪澳時,也由于蒼蠅的騷擾,采用了澳大利亞舉手禮。這一舉動被認為是對澳大利亞的認可,立刻贏得了澳大利亞民眾的肯定。
雖然澳大利亞人對蒼蠅也感到無奈,但是他們并沒有采取措施來大規(guī)模消滅蒼蠅,更多的是容忍和默認。澳大利亞人不把蒼蠅視為害蟲,原因有這么幾個:一是澳大利亞整體環(huán)境較潔凈,沒有過因蒼蠅而產生的大規(guī)模疾病。相反,許多國家的大學及科研部門每年都向澳大利亞訂購無菌蒼蠅,用于研究、教學或漁場飼料,澳大利亞人靠蒼蠅獲得可觀收入。二是澳大利亞人認為蒼蠅也屬于自然界生物鏈的一環(huán),它們不僅能分解糞便和尸體,甚至還能像蜂蜜一樣為開花植物傳媒授粉。三是每年夏季結束,蒼蠅也自然消失,并不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