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澳洲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當然重要,畢竟是真金白銀從自己兜里往外掏錢,但建議涉及到這個問題之前,先問問自己的價值觀是不是適合移民,否則無論破費了多少銀子登陸到了澳洲,都可能會覺得后悔。
移民從來都不是適合所有人的,先要擁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才能讓移民之后,移得生而無怨死而無悔?
你必須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
后悔人士唱得最頻繁的論調(diào)是,移民到澳洲過得很苦,遠沒有國內(nèi)過得舒適。
很多在內(nèi)地的年輕人,從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工作、結(jié)婚、生子都是父母一路包養(yǎng),人生縱享絲滑連一點褶皺都沒有。他們離開了父母搭建的溫室連秋褲都不會穿,別提去體會自己賺錢買秋褲的滋味了。
澳洲的經(jīng)濟體量有限,公司用人成本很高,工作都不容易;做藍領(lǐng)也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,并不是喝著啤酒唱著歌就能干得了搬磚活的,而是需要你真正的付出一定的辛苦和努力。
在澳洲過上國內(nèi)的所謂“小康”生活都是不成問題的,前提就是放下姿態(tài)、吃苦肯干,對特權(quán)和關(guān)系不要抱任何幻想。在這樣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,每個手腳五官齊全的正常人都能夠自食其力。
而那些存著強烈依賴心理每天想著拉關(guān)系走門子的人,可以打消移民澳洲的念頭了。
你必須是一個不卑不亢的平權(quán)主義者
不知道為什么中國人是一個深深陷入歧視鏈不能自拔的群體。地域歧視鏈、職業(yè)歧視鏈、買房歧視鏈、相親歧視鏈、手機品牌歧視鏈甚至APP應(yīng)用歧視鏈比比皆是。再底層的人民腳下要是沒有一個人皆可踩的土地公公,就會覺得空得慌。
但澳洲就是這樣一個多元文化共榮共存的社會,尊重每個人(甚至生物)的基本權(quán)利已經(jīng)是西方世界逐漸形成的普世共識,再極端的種族主義者都無法阻擋這一潮流。
而眼睛里揉不得其它膚色的人種,或者動不動就把自己擺在受害者的角度上,時刻覺得別人都在歧視自己,對自己沒有充滿文化自信的人,也可以告別移民澳洲這條道路了。
如果說移民澳洲需要多少錢是對自己資金實力的考驗,那么自己的價值觀如何決定的可能是你移民后的幸福指數(shù),如果不能做到平等待人、自信自強的話,肯定不會成為移民后收獲幸福的群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