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哈伊教是一個新型的宗教,它的歷史并不長,下面我們看看伊斯蘭教是如何看待巴哈伊的呢?
對此,埃及教法判令機構(gòu)回答說:巴哈伊信仰的創(chuàng)始人是一名叫米爾扎·阿里·穆罕默德,被稱為巴布(該詞的含義是喻指自己是一道通向真主的“門”)。
在他的宣傳中,他聲稱自己是真主派遣的使者,并拿出一本名為《白亞乃》(闡明)的書,聲稱其中有來自天啟的律法,并妄言其所帶來的律法廢除了伊斯蘭的律法。
他標新立異地給自己的追隨者們作出了違背伊斯蘭原則和教律判斷。
他還將齋戒的時間改為從太陽東升后,一直到日落,并在《白亞乃》書中稱“這是可數(shù)的日子。我們將諾魯茲日(波斯新年日)作為你們在齋戒完成后的節(jié)日。
該教創(chuàng)始人還曾經(jīng)在1848年在伊朗的巴蒂亞·巴希特召開大會,公開自己宣揚其荒謬言論和錯誤主張,并宣布同伊斯蘭及其律法徹底決裂和脫離。
他的這些說辭,在當時便遭到許多同時代的伊斯蘭學者的堅決抵制,這些學者們向穆斯林大眾闡明這些言論的危害,并頒布法塔瓦將其判定為悖信者。
隨后,他在設拉子被捕,后又因在阿斯法罕尼鼓動穆斯林與什葉派之間的動亂和戰(zhàn)爭而于伊歷的1265年被處以絞刑。
在他死后,他的后繼者米爾扎·侯賽因?qū)⒆约悍Q為“真主的光輝”(巴哈歐拉),并按照《白亞乃》的方式編撰了一本名為《神圣書》的,徹底地否定了伊斯蘭教,以及其他宗教的根本,并否定了伊斯蘭教的信仰及其律法,將拜功改為每天9番禮拜。
巴哈伊還廢除了到麥加的朝覲,并留下遺囑稱:等到他的追隨者中勇敢無畏且有能力之人出現(xiàn)時,他就應當去搗毀麥加的天房。
總之,巴哈伊的本質(zhì)可歸納為一句話:該教是將佛教、婆羅門教、多神教、猶太教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而糅合、混雜為一體的產(chǎn)物,是一整套虛妄的信條。
巴哈伊的信徒們,他們不信仰人死后的復生,也不信仰天堂和火獄的存在,并妄言他們的首領是真主最尊貴的使者,他們首領所撰寫的《白亞乃》比《古蘭經(jīng)》更為尊貴;他們不承認穆圣(愿主福安之)作為圣人的圣品;不承認穆圣是眾先知和眾使者中最后封印的先知和使者。
因此,巴哈伊的信徒并非穆斯林,也正是基于此,全體穆斯林一直認為,巴哈伊人士,他們并不是穆斯林。
對于叛離伊斯蘭之人,他如果是已婚之人,那他的婚姻不再有效,無論是同穆斯林女性還是非穆斯林女性,他們婚姻的契約已經(jīng)作廢。因為伊斯蘭教法不認可這樣的婚姻。
這樣的人,惟有向真主徹底悔過自新,重新回歸伊斯蘭,否則,伊斯蘭同叛離這個宗教之人毫無瓜葛。